Skip to content





2024MHM回顾|分论坛六:健康叙事与认知行为研究
日期:2024-07-12
作者:王子宁 孙宁

2024年7月11日下午,第七届“医疗、人本与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分会场六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报告厅举行。其中,分论坛六聚焦于“健康叙事与认知行为研究”,由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副教授周硕和莱斯特大学媒体与传播系副教授龚倩主持。本次论坛展示了九位学者的精彩报告,从不同角度切入健康叙事和认知行为的研究课题。
赵馨茹以“火上浇油还是排忧解难?媒体抑郁症报道的责任归因框架对抑郁症公众污名的影响研究”为题探讨了媒体在报道抑郁症时所使用的责任归因框架对公众对抑郁症患者的污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报道中不同的责任归因倾向,如生物因素还是个人因素,影响了个人对抑郁症责任的认知。生物因素归因弱化了公众的污名化,而个人因素归因增加了如愤怒等负面情绪反应,降低了同情情绪。研究还发现,这些归因认知影响了人们与抑郁症患者的社交距离,无论持何种归因,认知水平越高,越不愿意与抑郁症患者互动。情绪反应如恐惧和同情在归因认知影响社交行为的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论文指出,媒体报道抑郁症时采用的框架方式在塑造公众对抑郁症的污名和态度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龚倩老师点评该学者的方法非常的扎实,并建议其把家庭概念回归到社会,而不是独立社会出来。周硕老师认为该学者选题很好,切入角度用的框架理论和责任归因比较扎实,有自己的思考。其中最大的贡献是细化了归因的结构,加入家庭、生物基因等框架。同时建议介绍新的框架时,引入更多的理论支持。比如从心理学等领域寻找一些理论支持。
方致法以“‘好大夫在线’干了什么?‘传播互型’视角下的在线问诊交往实践探究”为题,以“好大夫在线”问诊平台为案例,从“传播互型”和“媒介逻辑”两个理论视角,通过网络民族志和访谈的方法深入考察了多元主体(如医生、患者、平台客服)在问诊平台上的交往实践,以及这些交往实践如何共同塑造和影响在线问诊,以及如何实现对线下问诊的补充。研究揭示了医患问诊平台自身的多重媒介属性如何影响医患交往,并阐明了医生、患者等不同主体之间如何通过主观能动性共同形塑在线问诊这一“传播互型”。

龚倩老师肯定了该学者的发现,认为其结论解释了很多问题,方法在展示的时候可以给更多的信息,比如网络民族志是怎么做的?采访了哪些人?问了哪些问题?同时在结果部分可以加一些引用,引用实验者说了什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等。

刘欣格以“作为‘中间地带’的想象家园:抑郁症患者的表达与体验”为题,研究通过访谈和观察分析,探讨了抑郁症患者在社交媒体平台小红书上的体验,以“中间地带”理论为框架,发现社交媒体作为现实和内心心理之间的过渡空间,为抑郁患者提供情感宣泄和支持的平台,但由于依赖网络弱关系,也产生了接触与分离的两面性。在这里,他们通过象征符号创造自己的“抑郁文化”,并进行自我塑造;同时通过网络对话和社群互动,实现自我治愈和相互支持。整体来说,社交媒体为抑郁患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志同道合的“想象家园”,但其意义的确定仍存在不确定性。
周硕老师评价整个研究很完整,逻辑很清晰。提出建议在方法层面,学者可以介绍一下两个方法的结果是相同不同还是可以融合等情况。龚倩老师赞同周硕老师的建议,并提问为什么选择“中间地带”这个概念。该学者认为这个概念从精神学出发,更能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因此选择“中间地带”作为核心概念。龚倩老师肯定了作者的回答,并提出该研究里面包含很多概念比如互动性等是非常主动的东西,可以加入更多的理论框架等建议。

刘叶子以“重生的想象:网络‘患癌故事’的健康叙事研究”为题,通过分析知乎平台45篇癌症患者的自述“患癌故事”,借助扎根理论构建了“要素-身份-策略”模型,系统总结了癌症患者在叙述经历、表达身份和采取应对策略等方面的表现模式,以还原并理解患者的健康叙事过程。该模型阐明了如何通过叙事要素建构叙事身份,又通过本土文化和社会支持等手段形成重建策略,为解读癌症患者多元且变化中的健康意义提供一种参考框架。
王浩宇以“网络疑病症中的强迫思考、感知健康信息不充分和渴求”为题,采用基于I-PACE模型的研究框架,探讨了在成瘾行为视角下网络疑病症的形成机制。具体来说,它考察了健康焦虑如何通过感知健康信息不充分和强迫思考两个认知变量,以及健康信息渴求这个情感变量,在最终影响网络疑病症这一行为结果中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显示,健康焦虑首先正相关感知健康信息不充分;然后通过强迫思考和健康信息渴求两个路径进一步影响网络疑病症。该研究为未来开发网络疑病症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周硕老师和龚倩老师一致认为该学者的概念呈现的很清晰,路径也讲的很清楚。建议在成瘾性部分可以讲的再清楚一些,以及后期加入一些以解决为目的的探索。
黄译禾以“防御或接受死亡:如何降低器官捐献消极情感”为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两种不同的器官捐献信息策略(防御策略VS接受策略)与四种家庭沟通模式 对器官捐献相关消极情感和捐献意愿的影响。通过在线实验发现,相比防御策略,接受策略更能有效降低消极情感,从而提高捐献意愿。不同家庭沟通模式对结果也存在影响,多元模式群体表现最佳。研究意在以一种直面死亡的积极方式提高人们面对死亡的心理韧性,为器官捐献宣传提供参考。
龚倩老师点评该学者做的最好的是在一个具体的实践基础上进行研究,非常扎实。同时认为研究问卷在问卷星上收集,参与者如果比较年轻,能在线上填写问卷,media literacy比较高,这或许会有一些偏倚。周硕老师认为其加入家庭沟通是非常好的考量,建议考虑有一些调节变量,不同的人群会有不同的影响。
林美珍及其团队以“自闭症人群微博话语中的主题特征及情感倾向分析”为题,研究主要通过对2020-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与“自闭症”相关的33个微博热搜评论进行LDA主题建模和情感分析,探讨微博用户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对自闭症人群的关注焦点和态度。研究发现,微博用户关注的主题包括自闭症人群的社会关爱、医学科普、教育康复、自闭症家长和自闭症天才五个方面。情感分析结果显示,微博用户对自闭症人群持积极和支持的态度,很少出现消极或中立情感。整体来说,这篇研究分析了社交媒体微博平台上关于自闭症话题的讨论焦点和参与者情感倾向,有助于深入理解社交媒体在传播自闭症信息和塑造群体形象中的作用。
黄俊扬题目为“以身为媒的数字健康素养实践:都市健身青年自我健康管理的流量密码探究”的研究旨在探讨数智时代下,运动手环如何成为都市健身青年数字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并影响他们的健康素养培养。研究发现,运动手环通过实时监测和呈现身体数据,简化了健康信息获取;它还可以促进情感连结和社交互动。但同时,过于依赖运动手环也可能削弱主体意愿, data泄露等问题也存在隐忧。因此,在利用这类设备的同时,需要保持主体意识,实现数字健康管理与个人意志的平衡,从而真正提高健康素养。
陈诺凡以“倾轧下的博弈:凝视理论视域下AI问诊平台用户隐私管理策略选择——基于‘左手医生‘用户使用体验的实证研究”为题,通过对”左手医生”AI问诊平台用户的访谈和问卷调研,探讨了用户在与AI交互过程中面临不同程度的隐私“凝视”,以及随之产生的情绪反馈和选择的隐私管理策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用户选择隐私策略时并非出于感性的情绪考虑,而是根据具体的“凝视”情形以及解决问题的理性思考。不同程度和形式的“凝视”会影响用户选择抵抗、防御或接受的策略。该研究有助于理解用户心理,为人机交互设计提供参考。
周硕老师认为这样一个混合方法是非常好的,不过要讲清楚不同方法的结论是相同的还是有差异的,以及讲清楚什么原因要用多种方法。复杂的模型能解释更多问题,不过有时候简化的模型也会更有力。
龚倩老师和周硕老师一致认为今天所有学者的研究都很有意义,也带来了很多不同的视角,希望大家能继续深入进行研究,不仅局限于横断面研究,也尝试纵向研究以了解长期影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