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2024MHM回顾|分论坛二:健康传播与公众认知
日期:2024-07-09
作者:高瑜静 孙宁

2024年7月9日下午,第七届“医学、人本与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增强韧性为目标的健康传播”分会场2在新传报告厅举行。
围绕“健康传播与公众认知”(Health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Cognition)主题,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张涛、香港浸会大学吕舍、加拿大皇家大学的孙慧文、西安交通大学刘时雨、西安交通大学马靖茹以及新疆财经大学的胡暄林,在分会场进行了研究成果报告,共同探讨新技术革命对公众健康认知与参与的影响。
分会场特别邀请康奈尔大学杰布·布鲁克斯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教授Jeff Niederdeppe、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副教授蒋莉进行评议。
2022年以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聊天机器人不断融入日常生活,重塑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中央民族大学张涛以How does the degree of anthropomorphism of health chatbots affect the public’s willingness to seek help from them? Empirical research using TAM and HBM为题进行报告,就健康聊天机器人的设计和感知如何影响用户的健康信念和信息寻求行为提供了见解。该研究基于健康信念模型、技术接受模型和隐私计算的理论框架,研究了拟人化在健康聊天机器人的接受度和有效性中的作用。在一个设计化的情景中,对268名参与者进行调查,让受访者想象向聊天机器人寻求抑郁症相关症状的健康建议。研究发现,虽然拟人化可以增加信任和参与度,但也会增强感知的严重性和易感性,从而加剧焦虑等情绪反应。这反映出认知感知在健康技术的接受度和有效性中的复杂作用。
对于张涛的研究,Jeff Niederdeppe教授肯定了研究将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并考虑到精神疾病患者可能存在的病耻感,从一个假设开始,对心理疾病患者的认知开展了谨慎研究。建议研究者可以进一步研究抑郁症轻症患者或者首次确诊抑郁的患者,他们对拟人化聊天机器人是否会做出不同反应。通常而言,因为敏感性或风险严重性,改变感知障碍是困难的,因为很多感知障碍源于外部,比如一些结构性的感知障碍。此类障碍无法通过传播干预来解决,研究者应进一步考虑结构性障碍,并探索多层次的解决方案。
随后,香港浸会大学吕舍的Enhancing Human Cognition: The Role of Technological Integration in Cognitive Upgrading报告,围绕“技术整合在认知升级中的作用”展开。研究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培养理论、控制论和自我扩张理论,假设技术融入认知过程后,不仅可以减轻常规认知任务的负担,还可以改善整体认知功能。经过两项实验后发现,技术整合提高了认知任务的效率和生产力,人机之间的共生关系通过实现更快的信息处理和更好的知识保留来增强认知能力。研究提出一种促进人类与技术发展的反馈循环机制,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认知卸载,以促成更高层次认知任务的表现改善。
对于吕舍的研究,Jeff Niederdeppe教授肯定了其从现象观察中获得隐喻性思考,进而启发对研究主题的思考,在人类利用人工智能宏大图景中,研究人工智能与人的共生效益。建议在更大样本量研究中,将人类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学习成本纳入考量,在认知效率评估模型中加入技术使用目的等其他变量,全面衡量技术对认知效率提升的实际效用。
加拿大皇家大学孙慧文以Linking Pathways from Perceived Absolute Risk and Social Support to Female Regular Health Screening: Integrated with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Model进行报告。研究将社会认知理论与健康信念模型、自我决定理论相结合,探讨影响女性健康筛查行为的心理和行为因素。该研究通过在一项由904名中国女性参与的全国性在线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考察了在女性健康调节背景下,感知绝对风险、自我效能、自我调节、社会支持和健康筛查行为如何相互关联。研究结果强调了心理和行为对公共健康行为影响的重要性,为公众认知如何影响健康相关决策提供了见解。
对于孙慧文的研究,Jeff Niederdeppe教授指出该研究总结了多种健康传播理论的共性,对多个城市、不同收入群体的研究对象进行全面调查。同时肯定了研究发现的现实价值,有助于在推广健康筛查时减少不必要的程序。推荐后续通过深入的纵向研究,挖掘筛查测试结果与感知风险变化的动态关系。
西安交通大学刘时雨等学者以 Mapping the Landscape of Digital Health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A 25-Year Synthesis为主题进行报告。该研究概述了过去 25 年采用的数字健康干预 策略的演变。通过分析涉及 950,000 多名参与者的 885 项研究,确定了 173 种干预策略,分为 19 个主题。研究发现,“指导”、“监测”和“沟通”是数字健康干预中最常见的策略。 25 年间,数字健康干预策略呈现从简单方法到多方面、技术驱动干预措施的演变趋势。这种演变反映了健康实践中关于公众认知的深度理解,展示了如何定制数字工具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动态认知和行为需求。研究强调根据干预目标和目标人群调整策略的重要性,以期为提升健康干预效果探索新出路。
对于刘时雨等的研究,蒋莉教授认为这是一篇严谨而详实的文献综述,基于丰富的数据集,对数字健康干预策略进行了全面编码。建议将研究得出的结论与理论部分相映射,从而反应社会支持与沟通。后续可以考虑从种族、年龄等类目分类拓展研究,识别潜在因素以评估干预结果。
西安交通大学马靖茹以Digital Health Interventions among Older Adults Living with 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 A Scoping Review进行报告。该研究采用“范围审查”方法对数字健康干预 应用于管理老年人多重疾病主题进行系统性回顾。研究表明,大多数干预措施都是以家庭为基础,并与护理计划结合进行。在评估了 数字健康干预在改善健康结果方面的有效性以及影响参与的因素后,研究发现,虽然数字工具可以通过提供持续的护理和监测来显著改善健康结果,但技术采用和参与度等认知障碍仍然是挑战。
对于马靖茹的研究,蒋莉教授指出,对具体病症的老年人接受数字健康干预进行研究,绘制出该议题的实践现状。建议研究扩大纳入研究的样本量,以测试出更多调节变量,从而详细阐述研究主题的发展趋势。
新疆财经大学胡暄林以 How does Chinese Family Support Affect Prenatal Women’s Mental Health? An Analysis Based on Multivariate Ordered Logistic Regression为题进行报告,该研究探讨了家庭和姻亲支持对中国孕妇心理健康的影响。基于社会支持理论,该研究对1641名孕妇的人口统计数据、病史及心理测试分数等进行分析。经过多元有序逻辑回归分析发现,家庭环境支持对产前女性的心理指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超过了姻亲支持的影响。婚姻满意度、怀孕期间的工作状态和家庭收入等变量也显著影响心理健康指标。
对于胡暄林的研究,蒋莉教授肯定了该研究将分析置于中国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纳入足够多的样本量,并采用实地调查形式验证论文假设相关的变量,为理解和改善孕妇心理健康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数据。这些发现提供了理解和改善中国孕妇心理健康的独特视角,建议研究团队可考虑从多维角度思考,探索支持假设成立的潜在变量关系。
此次分会场报告的六篇论文,探讨了健康传播与新技术整合相关的公众认知与实践参与。研究涵盖认知增强、健康行为模型和特定人群的应用。在研究方法上,既有扎实的定量研究,也有多样的定性研究,部分研究者也将深度学习等新兴研究方法引入到了健康传播的研究之中。不仅为健康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也对健康传播策略的制定和优化带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