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讲座回顾|蒋莉:元理论视角下的健康传播理论解析与归类
日期:2024-07-08
作者:刘浩熠 陈瑜 孙宁

2024年7月7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的第七届“医学、人本与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MHM)隆重开幕。
2024年7月8日,MHM2024专题讲座系列第一讲邀请到了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蒋莉副教授(Dr. Crystal Jiang),做了题为“元理论视角下的健康传播理论解析与归类”的讲座。
讲座伊始,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健康传播专业硕士项目负责人许静教授,首先介绍了“医学、人本与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MHM)连续举办7届的心路历程,会议旨在为健康传播学术交流搭建起沟通桥梁,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和学术共同体建设,第七届MHM “以增强韧性为目标的健康传播”主题,在全球健康面临多重挑战背景下,探讨如何立足现实语境,开展对话与合作。许教授也介绍了北大健康传播专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的实践与探索。许老师热烈欢迎并介绍了蒋莉副教授,感谢她为MHM2024专题讲座系列的第一讲开讲。
随后,蒋莉老师在专题讲座中,以丰富的理论视角和元理论框架为核心,引领我们多维度深入理解健康传播的理论和实践,强调了健康传播作为连接个体、社区与公众健康决策的关键桥梁的重要性。

健康传播的理论基石

蒋莉副教授首先阐述了健康传播与公共健康传播的基本概念,指出前者是通过传播策略促进健康决策,而后者则强调科学、战略与批判性的信息传播过程。随后,她详细介绍了健康传播的多个焦点领域,如医患沟通、健康运动、电子健康等,展现了健康传播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理论与元理论的交织

讲座的核心部分聚焦于健康传播的理论框架与元理论探讨。蒋莉副教授指出,理论是理解现象、预测后果的系统性观点,而在健康传播领域,理论更是指导实践、塑造行为的重要工具。她进一步阐述了不同学科理论框架对健康传播理论的丰富贡献,如心理学、信息学、营销学等,体现了健康传播作为跨学科领域的独特魅力。
在元理论层面,蒋莉副教授深入讲解了元理论如何批判和阐述特定理论的基础假设,以及范式在科学研究中的循环发展机制。通过引入库恩周期理论,她生动地描绘了科学学科从混沌到秩序、再到革命的动态演变过程,为理解健康传播领域的理论发展提供了宏观视角。

经典元理论与健康传播传统

讲座中,蒋莉副教授特别提到了詹姆斯·凯瑞的两种传播观和罗伯特·克雷格的七种传播研究传统,这些经典元理论不仅为理解健康传播提供了独特视角,也揭示了健康传播理论与实践的深厚底蕴。她进一步将七种传统映射到健康传播领域,详细分析了修辞学、符号学、现象学、控制论等理论在健康传播中的具体应用与影响。

理论构建与评估的挑战

在探讨理论构建的实践时,蒋莉副教授强调了概念明晰、多重指标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当前理论构建中普遍存在的陷阱,如变量罗列倾向、弱理论泛滥等。她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进行概念明晰和多重指标分析,为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此外,她还介绍了理论评估的七项标准,鼓励研究者在评估理论贡献时采用综合视角。

实际案例与应用

在讲座的最后,为了提升听众对健康传播理论实际应用的理解与掌握,蒋莉副教授还通过癌症和精神疾病两个具体案例,展示了健康传播理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她详细分析了癌症信息的文化敏感性、宿命论隐喻、精神疾病的社会标签等议题,强调了健康传播在提升公众健康意识、改变不良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
通过此次讲座,大家不仅加深了对健康传播理论框架和元理论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实践、评估研究成果。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面对错综复杂的健康挑战,持续深化理论研究与创新实践应用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对个人专业素养的提升,更是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的贡献。

主讲嘉宾

蒋莉,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副教授,先后在北京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接受广告和传播学的训练,于2011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得传播学博士学位。研究专注于社交媒体场域下的人际沟通、健康传播及健康促进,和移动健康。已发表 SCI&SCCI 论文 30 余篇。曾主持多项香港政府研究基金,也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